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魔力小说网 www.mlxs.cc,昌黎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sp; 在人教版美术鉴赏17、18世纪欧洲绘画一课中引导学生欣赏法国达维特的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时,我让学生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整个画面给人的感受,见到菏拉斯兄弟高举手臂宣誓的情景,很多同学说:“激昂”“奋进”!然而也有细心的同学看到女眷们的哀痛表情,于是又有很多同学说“悲痛”“哀伤”这些回答都对,但又都不全面。学生对这个时期的美术作品内容普遍兴致不高,于是我提出挑选7名同学让他们分别饰演画面中的荷拉斯父王、三兄弟以及三兄弟的母亲、妻子和妹妹,让同学们用自身的体会来感受作品的内涵和意义。这一下教室里热闹开来,不少同学跃跃欲试,演员很快就挑选好了,我要求每个同学不仅要模仿人物的表情、神态,以求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而且还要根据画面中人物角色的不同为每个角色配上对白。在三兄弟斗志昂扬的宣誓声中,场下的学生也被气氛所感染,叫好声一片。这时我问饰演妹妹的同学:“你希望这场决斗谁是胜利者?”她毫不犹豫地回答“那当然是希望哥哥胜利啦!”这时我趁机交代画面的另一个背景,两个决战城邦之间有着密切的通婚关系,即将和荷拉斯兄弟决斗的对方城堡的三个壮士中的其中一人就是妹妹的未婚夫。这时场下同学一片惊呼与唏嘘,妹妹的选择于是变得进退两难,这也就意味着这场决斗无论谁胜谁负,她都必将失去一个亲人或者爱人,这场决斗对双方的家庭来说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和伤害。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进行这场决斗?牺牲小我,顾全大家的结论也就顺利成章地得出来了。最后再来问全班同学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这样的一个场面更为贴切,几乎是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说出——“悲壮”!作品的深刻内涵就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体验过程中被学生所理解了,而对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在这个时候也已经不留痕迹地渗透到他们的心里。

    (三)激发创新精神,拓展学生多方面才能

    创造力潜伏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我们缺少的是发现与挖掘。学校教育应该给学生一个全新的概念,鼓励学生敢于背离正统向权威挑战,敢于对惯行的观点提出异议,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把他们从传统教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要要让学生明确艺术欣赏并不是一个消极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艺术作品的价值一方面来源于创作者的构思和描绘,而另一方面却源自欣赏者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审美的再创造,没有想象就无法欣赏艺术美。当学生明确自己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个自主的创造者时,会激发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艺术学习的热情。

    在欣赏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时,以我的教学经验得知,学生对这幅名画初问时都回答说好看,但一再强调要说自己真实感受的时候,很多学生就人胆而直白地表示他们认为蒙娜丽莎其实很难看:画面颜色灰暗、画面人物目光无神,表情鬼魅,尤其是体态与当今美女形象相差甚远等等。每当蒙娜丽莎被学生残忍地剖析时,我都没有责怪他们,也不急于立刻去纠正他们的观点。因为至少他们是诚实的,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简要介绍画家生平及作品人文主义背景之后,我放着轻柔的音乐,请他们挺直脊背,双手轻搭放在膝盖上,模仿蒙娜丽莎的姿态和神态,想象蒙娜丽莎当时的心境。然后要求学生为蒙娜丽莎的双眼、嘴角、双手以及画面背景分别加上形容词。学生对这个体验感觉很新奇,形容词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但最后他们都习惯性地期待老师给他们一个标准答案,我告诉他们没有标准答案,正是因为达芬奇将蒙娜丽莎的微笑描绘得若隐若现,似有又无所以才会让人觉得永恒而神秘,也因此给蒙娜丽莎的微笑带来了无数的可能。而每个人以不同的阅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蒙娜丽莎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就像我们1000个人阅读红楼梦就会产生1000个林黛玉一样。学生们似有所悟,我提议学生可以展开想象,以“蒙娜丽莎,你在想什么?”为问题旬,以蒙娜丽莎为第一人称写一篇答述型的小短文。这样的体验有效地引导学生欣赏人物肖像画时避开外表的东西去对探索人物内在的精神世界。学生对于蒙娜丽莎的探讨没有因下课铃声而终止,而是拓展到课堂之外。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不仅扭转了学生对艺术作品的错误认知,还提升了学生对艺术作品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了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最后,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不断探索多元化教学方式

    新课程的改革给我国的教育机制注入了新鲜血液,为美术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以及不断完善其他相关知识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研讨和探究,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与科学、美与社会、美与生活的和谐关系。在新课标理念下不断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实现新的自我蜕变和跨越!

    美术课绝不仅仅是完成45分钟的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引导学生树立生活就是艺术的观念和意识,引领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将美延伸到课堂以外的任何领域中去。

    参考资料:

    点击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解与行动首都师范人学出版社周卫勇主编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高等教育出版社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