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魔力小说网 www.mlxs.cc,碧之筱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著名作家”盖棺定论,这时沙汀已经听不到了;他也不需要听到。

    四

    在沙汀的文学园地里,小说是长得特别丰茂的。开始的时候,他并不明白怎样写小说,于是根据印象去写,泛泛而谈,没有自己。1931年,他麻着胆子和老同学老朋友艾芜联名给前辈大作家鲁迅写了一封信,请教创作。鲁迅给这两位无名小辈回了封公开信,也就是那封著名的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鲁迅告诉他们,文学创作“能写什么,就写什么”“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依我粗浅的理解,意思是说,一、文学源于生活,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二、创作要有思想,要关心社会,关注现实。沙汀是一个领悟能力很强的青年,从1935年起,他就将笔锋转向了自己熟悉的四川农村,写出了在其香居茶馆里、磁力、堪察加小景等有影响的短篇和著名的长篇三记(陶金记、困兽记、还乡记),深刻而真实地描绘出了抗战时期四川农村基层的黑暗、腐烂和残酷,简直就是一幅幅生动的四川农村生活和历史的画卷。这些作品,在今天的读者看来,已经远离了我们的时代,不容易引起兴趣。但我敢说,随着历史的远去,这些川味十足风格浓郁的文字会愈益作为形象的历史而受到重视。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时代的反映,地域的反映,如果说文学作品愈是民族的就愈是世界的,我要说的是,文学作品愈是地方的就愈是民族的。如果我们做得还不够好,那是“选材不严,开掘不深”的原因。沙汀的作品,已是顶级地反映了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本质,因此是佳酿,愈久而愈显珍贵。

    沙汀只属于四川农村,只属于抗战时代。他的作品在抗战时期就达到了其独特的高峰——他自己和别人都无法超越的高峰。当这个时代结束的时候,他灵感的火花也随之凋零。他的后半生生活在前半生的光环中,就像一个老农民在冬天吃他夏日种出的稻米一样。他明白,冬天是种不出稻米的,只能种小麦,而小麦,正在漫长的冬季等待抽穗。在他和前半生一样长的后半生中,他一直在种小麦,在等待抽穗。回想他后来走过的历史,解放之初、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一直活到了东风吹来春满眼的1992年;他没有像老舍一样投湖自尽,也没有像傅雷一样悬梁飞天;他一直活着,平平淡淡也平平安安,冷眼看舞台上各色人的表演,直到笑着撒手尘寰。之后,他魂归故里,在安昌河畔听流水琴弦一样的弹唱,在寻龙山下听溶洞洞箫一样的和鸣。他并不缺少生活和艺术的勇气,他是冷峻而幽默的现实主义者,是清醒的时代的斗士。在他的后半生,没有敌人,他就扶掖新人,并用低调来保护自己;在他人生最辉煌的四十年代,他充满战斗精神的作品,足够当局枪毙他10次!

    五

    沙汀太痴情了。

    他太痴情他的故土,以至于终生相守,不能走出;他太痴情他的时代,除却巫山不是云,以至于不能超越。他以笔为武器,心中装着国家民族的命运,最终成为时代的战士。以他的才情,到国外去镀金一层,写点不关时代痛痒的风花雪月;不去管什么责任不责任,而去重视文学本身,抒写个人性灵,写永恒的爱恨,也许书店里满架子都会是他的经典。

    沙汀就是沙汀,他做不到。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个倔强的老头;他自己的墓志铭就是明证:

    “没有自信、勇气,就没有艺术。”

    哎,一个作家,不能超越地域,就只能是乡土;不能超越时代,就只能成为历史。而历史是要褪色的,沙汀的墓园免不了会荒凉起来。

    六

    就要离开沙汀墓了,我再次回首他寂静的墓园。苔痕上阶,草色入帘,绿树环合,荒草萋萋。川西才俊,一代文豪,沙汀,就安睡在这里。

    “千秋万代名,寂寞身后事。”杜老夫子的经典,无比正确地印证了我眼前的一切。

    2006-8-17夜于家中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