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魔力小说网 www.mlxs.cc,碧之筱桦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贞子是一味中药,可以卖“妈妮”——money的汉化音),大大地损了市民形象。有了这四宗不是,女贞树走到了末路。每有城改,必难逃一劫。现在只能在阡陌小巷或是边远次要街区,还依稀可见其绰约的身影。

    榕树虽然现在还很风光,但因其有一点不足——也就是有的要落叶——也是致命的。因此,宿命似的,旧人哭新人笑。城市建了一座美轮美奂的客厅,客厅前的路叫做迎宾大道。既然是迎宾,那就涉及到形象,有缺点的就得站二排喽。于是这条街上,无论多美的树,无一能逃脱被取代的命运。新人是银杏树,十里长街,一夜之间,全部换颜。我看这些新颜,都不到二十岁,身材匀称,个头高挑,玉树临风,仿佛是哪一所专门的大学培养出来了。城市有了这些树,果然面貌一新,品味全变。

    在城市行道树中,还有芙蓉、香樟等,还有金叶女贞、红叶等,还有美人蕉、草坪等,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城市次多的一类树,是为风景而生的,姑且叫风景树吧。城市离不了水,水边最多是柳树。这些柳树应该是有意栽培的,个个秀发长飘,亭亭玉立,宛若少女,给城市平添了不少风韵。夹柳之间,配植黄桷树,高大俊美,张袂成阴,像健壮的青年。新城的河边,杨树迎风招展。由于城市长得很快,他们有幸成为城市的农转非居民。他们的周围,桃红柳绿,和新建的高楼一起,彰显新城特色。

    生活在城市花园和豪宅区的树,是城市的高贵移民。他们不知道来自何处,昨天脚下还是黄土红泥,今天就脱胎换骨成了贵族。他们有花花草草陪衬,有华灯流光溢彩,有专人精心照顾,有保安日夜保护。风吹不着,霜打不到。口渴了,有清凉的甘泉;天热了,有大楼的荫庇。树活到这个份上,不知羡煞了多少乡下佬。我私下和他们做过交流,得到的回答是:草木非人,孰能无情?繁华的背后,是无尽的寂寞;每当秋风起,叶零落,何树不起故园情?

    除开河边和小区,风景树最多的是生活在公园里和广场上。他们是城市的宠儿,有着高贵的身份,受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锦衣玉食,享受树上树的待遇;他们举止优雅,谈吐不俗,满面春风——总之,一句话,他们是城市的树。不过,公园和广场都是人为的景区,很少有树能得天然之乐。特别是广场,树都按照人的意志生活,虽然住处豪华,但礼节过多,有拘有束,大家闺秀,不得自由。尽管如此,树还是想通过我这只败笔感谢人们,在城市寸土寸金的地方,给了他们好大一个家。在这个家里,客厅是大理石铺的,光彩照人。卧室铺着绿色的地毯,散发着草的清香。我对这里进行了调查,主要生活着如下一些树群部落:(部落不分大小,排名不分先后)

    黄桷树、榕树、银杏、香樟、桂花、柳树、铁树、棕树、玉兰、玉树、桃树、樱桃、梨树、海棠、芙蓉、斑竹、箭兰、天竺

    还有一类树,不知道是土生土长,还是人有意为之?他们生活在老院落的周围,应该算是土著的居民。——顺便说一声,我住的地方叫堰塘坝,是老城区里的老居民区。旧城改造之前,这里都是小户人家,土墙青瓦,庭院深深。树很多,见缝插针似的长,有的长得比房还高,甚至瓦棱上都有草木。城改之后,街道宽了,楼房高了。以前都是人在树的脚下生活,现在是人在树的头上生活。城改之时,有好心人竭力保树,凡是不碍事的,都保留了下来。因此皮叶树、梧桐树、苦楝树、女贞树、酸枣树、爬山虎枝叶交错,和谐生长。特别是巷口那棵酸枣树,常有老翁老妪围坐下面,谈天说地;也有小商小贩摆个地摊,牛衣古柳卖黄瓜——可惜不是柳树,少了诗意。秋天一到,酸枣麻黄,小孩子用力一蹬,树爷爷就丢几颗下来解馋——现在的小孩子已不吃这些;因此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叶落枝枯,寒风四起,风干的酸枣儿瑟瑟挂在枝头上思想

    近年来树又找到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流浪,也就是那种时髦的流浪生活。这一发现缘于一次喝茶的经历。一般上点档次的茶楼,一进去就仿佛进入了森林。这些树都不高,种在花盆里,看上去很年青。他们一进城就享受空调待遇,吸的烟都是名牌货。只是他们像长了脚似的,换得很快,隔三岔五变一次,所以每次去见到的都是似曾相识的年青态健康品。这些树,不知怎的我总是和进城的务工农民联在一起,特别是那些中学毕业不求上进的年青人。他们连踩三轮的都不如,更不必说砍火砖的。踩三轮和砍火砖好歹也是一项职业,而他们纯粹靠的是年青。年青就是本钱,年青可能赌明天。这些树啊,根扎在小小的盆里,从来不去想长不长大。餐馆里也多这样的树,一样的青春,一样的命运。

    我不可能认识城里所有的树,就像我不认识城里很多的人一样。树以科目分类,人以什么分类就复杂多了。以我疏浅的才学,研究树都很吃力,人就让专家去吧。我觉得和树打交道要容易多了,树居有定所,容易找到。树不吃饭,不抽烟,免去了很多交际应酬之苦。我长期游走于市井巷陌,当然注意到了另一种树,他们生活在城市阴暗潮湿的角落里,潜滋暗长。最牛皮的当数皮叶树、毛老头、胖子草,哪有缝,就往哪钻,落地生根,见风就长。他们就像进城的小商小贩或无业游民,随时都在遭遇城管的取缔。严格地说,他们算不上城市的树,但他们的确是靠城市生活的,就像牛皮癣一样,难以根绝。所以我就简略地写写他们,点到为止。

    城市在不断变化,树是变化的见证。变化之前是未知,变化之后是历史。人和树一样,都生活在未知和历史的夹缝之间。这个夹缝很窄,它的名字叫现实。而历史正是在未知中孕育,在现实中创造的。经过岁月的过滤,人不过百年;百年之后,都不复存在,而树,也大多成了陪葬。那些能够留下来的,就像我前面提到的大树,他们已经远远超出了树的意义,而成为一种历史的见证,精神的象征。

    2007-4-ghtqjf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