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魔力小说网 www.mlxs.cc,霸王神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正文第七十七章凌波渡虚

    夏夜,星空璨烂。

    湖面十艘小舟鼓浪而来。

    舟上所点燃的灯火原先如同萤火,映著苍穹里的繁空,别有一番诗意。

    可是在金玄白发出那一阵震撼天际的长啸之后,从领头的大舟上便开始燃起了火炬。

    转瞬之间,每一小舟之上都有数枝火炬被点燃,熊熊的火光照亮了一大片,映著湖水,声势分外吓人。

    齐玉龙站在大船的船头;在他的身后,站著四个身穿紧身劲装的年轻人,其中两人是寨中的舵主,另两人则是不久前刚从四川唐门来的新一代高手唐麒和唐麟两兄弟。

    这两人虽不是双胞眙,可是长得颇为相像,体型也同样是瘦高结,比起站在他们身前的齐玉龙,足足高出半个头之多。

    川西唐门以暗器闻名天下,这两兄弟的身上便最少佩带有四只盛放暗器的皮囊,还有一付柔软的鹿皮手套掖在腰带上,那是施放毒葯暗器之用。

    唐麒目光炯炯的望着湖面远处,两只手不住地握紧又放松,活动著十指,显然面对这种奇诡的情形,产生了极大的警戒心,准备随时发射暗器。

    而站在他身边的唐麟也是同样的一脸凝肃,修长的十指不断地运动著,全神子太湖深处。

    至于站在船头的齐玉龙则是情绪更加绷紧,浓浓的双眉紧皱,把眉心都刻下一条深痕,显见他的心情更是紧张。

    因为那声裂帛似的长啸倏然而起,绵绵不断地穿云而上,久久方歇,所造成的声势震撼云霄。

    包令他们惊骇的则是,纵然燃起了一百多枝火炬,却仍没能看到那发出长啸之人究竟是在何处?

    以他们的目力所及,十丈之外,就看不到什么了,可见那发出长啸之人远在十丈开外,如此远的距离,能发出如此悠长绵延的啸声,就算是一个湖勇也明白那人并非常人。

    齐玉龙四下搜索,不见人影,扬声道:“各位兄弟,全神警戒!”

    话声一落,站立在大船两旁船舷的二十多名壮汉马上应声大暍。

    汇聚著这阵暍叫之声,大船两边的数十艘小船上也接续地发出暍叫声,这些叫声一波接著一波的传了出去,声势倒也惊人。

    水波荡漾,声波远扬、渐远渐渺,终于消失在太湖深处。

    唐麟是唐门新一代的高手,从小不仅要训练施放暗器的各种手法,并且更注重眼力的锻链。

    他首先看到远处水面上浮著一个东西,并非是小船或渔舟,起先还以为是一枝巨大的浮木,由于枝哑太长,所以伸出湖面。

    可是没一会光景,他马上便看到那浮在水面、不住移动的东西并非什么枯木,而是一个身穿长衫的男人。

    唐麟惊声道:“凌波渡虚!”

    唐麒吓了一跳,问道:“二弟,什么事?”

    唐麟伸手指著远处的湖面,道:“大哥,你看,有人使出凌波渡虚的轻功,踏波而行”

    “凌波渡虚”是传说中武当的最高轻功身法,和少林的二苇渡江”轻功相媲美,据说是创派祖师张三丰在五十二岁时,参改少林“一苇渡江”和“凌空渡虚”诀要而改进的轻功身法。

    一百多年以来,张三丰仍是武林中的传奇人物,据说他生于元末,自幼孤苦,幸得一侩人收养,后来携入少林寺,在厨房里帮忙炊事以及打扫的工作。

    十多年下来,张三丰练得一身扎实的少林基本功夫,后来有机会进入藏经楼整理经书,使他更窥得少林高深的绝艺。

    然而当时少林寺中,除了那个将他携入寺中的火工头陀之外,竟然没有侩人知道他已练成了少林许多绝艺,仍将他视为外人。

    张三丰直到将近三十岁时,才下了少林,他浪迹各地,潜修武学,后来又采取玄门功法之长,另辟蹊径,然后定居武当,在离开少林将近五十年之后,这才开宗辽,创立了武当一派。

    据说张三丰身高八尺、头大如斗,不修边幅,放浪形骸,所以当时有张疯子的称号。

    不过由于他武功高强,心法融汇佛、道两门之长,理论根据极为扎实,再加上帮助朱元璋抗元,累聚不少力量,以致大明帝国一成立,张三丰的声望便扶摇直上,急追少林一派。

    尤其是燕王夺位时,得到武当弟子的帮助更大,所以明成祖就位之后,便曾多次拨下钜款,替武当派修建宫殿,以致使武当的声望一度盖过了少林,成为武林第一派。

    唐门以暗器功夫传世,纵然实力不小,可是究竟是身处西陲,比起中原的各大门派来就低了不止一筹,更遑论辽百年以上的武当派了。

    笔此当唐麟一提起有人使出武当派的上乘轻功“凌波渡虚”在太湖踏浪而行,不禁让所有听到的人都吃了一惊。

    他们没人敢想像,竟然有人敢凭著轻功在太湖里踏波而行,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尤其是齐玉龙,他在太湖里长大,深知太湖水性,更不相信有人能不凭舟楫可以在湖中施展轻功而行。

    因为太湖的总面积达到两干四百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诚如唐伯虎的那首“烟波钓叟歌”中之言:“太湖三万六千顷,渺渺茫茫浸天影”太湖似乎是无边无际的,又不是神仙,何人能踏波泛行太湖?

    唐麒叱道:“胡说,哪有这种事?”

    他这句话刚一说完,马上看到金玄白浮身水面,踏波而来,远望过去,一袭黑色衣衫,衣袂飘飞,如同水上飞仙。

    顿时,他如遇雷殛,全身一僵、目瞪口呆,惊骇万分的呆住了。

    齐玉龙的目力比起唐氏兄弟来要差上甚多,他极目望去,都没看到湖面上有什么东西,讶异地间道:“唐麟兄,哪里有什么人?你莫非眼花了?”

    唐麟上前一步,伸手指著湖天深处,结结巴巴地道:“玉龙兄,你、你没看到吗?那里,就在那里呀!”

    齐玉龙凝目望去,纵然藉著数十枝火炬的光亮,仍然看不到湖面上有什么人。

    他侧首笑道:“唐鳞兄,我没看到什么东西,是不是你弄错了?”

    唐鳞道:“我”

    唐麒抢著道:“玉龙兄,我二弟没有弄错,是有人施展武当的凌波渡虚轻功”

    “真有这种事吗?”齐玉龙不解地道:“苏州怎会来了这么多的绝顶高手?”

    他在说这话时,脑海之中突然浮现起那天晚上离开天香楼的秘室,乘车返回太湖水寨之际,距离渡船口不远处,所遇到的那个绝世高人。

    当时,有十几个黑衣蒙面人猝然出现,施出凌厉的刀法攻击,四名护车的湖勇已经身受多处刀伤,而齐玉龙本人也危在旦夕,眼看就要死于蒙面人的利刀之下,却有一个身穿一袭蓝衫,披散一头黑发的年轻人挺身而出。一那个年轻人凭著手中一根树枝,便重创了数名黑衣人,而最令齐玉龙印象深刻的是他看到了树枝砍断钢刀,且能穿透刀刀的怪异现象。

    那种奇诡的情景使得齐玉龙如同陷入一个诡谲的梦魇里,心中的感受难以言喻,似是灵魂都已受到震慑。

    所以当时那个年轻人虽然叫他留在渡船口等候,齐玉龙却禁不住心中的惊骇和畏惧,而赶紧乘车上了大船,马上赶回太湖水寨。

    事后,他曾将此事在众义厅里提了出来,经过寨中两位副寨主和八名分舵主的热烈讨论后,认定那个年轻人施展出来的是绝顶的武功,而非是什么障眼法。

    基于那名年轻高手现身救了齐玉龙,故此所有的人都认为齐玉龙一时瞻怯的逃回太湖是不智之举,否则,说不定可以藉此机会结识这个绝世高手,将他引入太湖,收为己用。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