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魔力小说网 www.mlxs.cc,且介亭杂文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还要她们“转营”这就是每座兵营里都去几天,目的是在使她们为多数男性所凌辱,生出“小龟子”和“淫贱材儿”来!所以,现在成了问题的“守节”在那时,其实是只准“良民”专利的特典。在这样的治下,这样的地狱里,做一首诗就能超生的么?

    我这回从杭世骏的订讹类编〔38〕(续补卷上)里,这才确切的知道了这佳话的欺骗。他说:“考铁长女诗,乃吴人范昌期题老妓卷作也。诗云:‘教坊落籍洗铅华,一片春心对落花。旧曲听来空有恨,故园归去却无家。云鬟半馨临青镜,雨泪频弹湿绛纱。安得江州司马在,尊前重为赋琵琶。’昌期,字鸣凤;诗见张士瀹国朝文纂。同时杜琼用嘉亦有次韵诗,题曰无题,则其非铁氏作明矣。次女诗所谓‘春来雨露深如海,嫁得刘郎胜阮郎’,其论尤为不伦。宗正睦木挈论革除事,谓建文流落西南诸诗,皆好事伪作,则铁女之诗可知。”

    国朝文纂〔39〕我没有见过,铁氏次女的诗,杭世骏也并未寻出根底,但我以为他的话是可信的,——虽然他败坏了口口相传的韵事。况且一则他也是一个认真的考证学者,二则我觉得凡是得到大杀风景的结果的考证,往往比表面说得好听,玩得有趣的东西近真。

    首先将范昌期的诗嫁给铁氏长女,聊以自欺欺人的是谁呢?我也不知道。但“浮光掠影”的一看,倒也罢了,一经杭世骏道破,再去看时,就很明白的知道了确是咏老妓之作,那第一句就不像现任官妓的口吻。不过中国的有一些士大夫,总爱无中生有,移花接木的造出故事来,他们不但歌颂升平,还粉饰黑暗。关于铁氏二女的撒谎,尚其小焉者耳,大至胡元杀掠,满清焚屠之际,也还会有人单单捧出什么烈女绝命,难妇题壁的诗词来,这个艳传,那个步韵,比对于华屋丘墟,生民涂炭之惨的大事情还起劲。到底是刻了一本集,连自己们都附进去,而韵事也就完结了。

    我在写着这些的时候,病是要算已经好了的了,用不着写遗书。但我想在这里趁便拜托我的相识的朋友,将来我死掉之后,即使在中国还有追悼的可能,也千万不要给我开追悼会或者出什么记念册。因为这不过是活人的讲演或挽联的斗法场,为了造语惊人,对仗工稳起见,有些文豪们是简直不恤于胡说八道的。结果至多也不过印成一本书,即使有谁看了,于我死人,于读者活人,都无益处,就是对于作者,其实也并无益处,挽联做得好,也不过挽联做得好而已。

    现在的意见,我以为倘有购买那些纸墨白布的闲钱,还不如选几部明人,清人或今人的野史或笔记来印印,倒是于大家很有益处的。但是要认真,用点工夫,标点不要错。十二月十一日。

    cc

    〔1〕本篇第一节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二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二号,其他三节都被国民党检查官删去,参看本书附记。〔2〕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二十五史(即原来的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共精装九大册;上海书报合作社出版的二十六史(上述的二十五史加上清史稿),共精装二十大册。又上海中华书局印行的四部备要(经、史、子、集四部古籍三三六种)原订二千五百册,也有精装本,合订一百册。

    〔3〕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撰,共三卷。内容是记述东汉至东晋间一般文士名流的言谈、风貌、轶事等。

    〔4〕阮嗣宗(210—263)名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三国魏诗人,曾为从事中郎。晋书阮籍传载:“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三国志魏书阮籍传注引魏氏春秋:“(籍)闻步兵校尉缺,厨多美酒,营人善酿酒,求为校尉。”世说新语任诞也有类此记载。〔5〕陶渊明(约372—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代诗人。晋书陶潜传载:“陶潜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按宋书隐逸传及南史隐逸传“一顷五十亩”均作“二顷五十亩”下文提到的“采菊东篱下”“饥来驱我去”等诗句,分别见于陶潜的饮酒、乞食两诗。〔6〕“站在云端里呐喊”这原是林语堂说的话,他在人间世半月刊第十三期(一九三四年十月五日)怎样洗炼白话入文一文中说:“今日既无人能用一二十字说明大众语是何物,又无人能写一二百字模范大众语,给我们见识见识,只管在云端呐喊,宜乎其为大众之谜也”

    〔7〕王夷甫(256—311)名衍,晋代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晋书王戎传:“衍疾郭(按即王衍妻郭氏)之贪鄙,故口未尝言钱。郭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晨起见钱,谓婢曰:‘举阿堵物却!’”又说:“衍虽居宰辅之重,不以经国为念,而思自全之计。说东海王越曰:‘中国已乱,当赖方伯,宜得文武兼资以任之。’乃以弟澄为荆州,族弟敦为青州。因谓澄、敦曰:‘荆州有江、汉之固,青州有负海之险,卿二人在外,而吾留此,足以为三窟矣。’识者鄙之。衍以太尉为太傅军司。及越薨,众共推为元帅。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衍自说少不豫事,欲求自免,因劝勒称尊号。勒怒曰:‘君名盖四海,身居重任,少壮登朝,至于白首,何得言不豫世事邪!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使人夜排墙填杀之。”〔8〕“杭育杭育派”参看本卷第107页注〔33〕。〔9〕“敦伦”意即xìng交。清代袁枚在答杨笠湖书中说:“李刚主自负不欺之学,日记云:昨夜与老妻‘敦伦’一次。至今传为笑谈。”按李塨e(1659—1733)字刚主,清*Ъ摇〔10〕“登徒子”宋玉曾作有登徒子好色赋,后来就称好色的人为登徒子。按宋玉文中所说的登徒子,是楚国的一个大夫,姓登徒。

    〔11〕“s塾缭厩宄亍薄妒浪敌掠铩づ诺鳌吩兀骸昂侣腹o醇椿肝拢*蛮参军,三月三日会,作诗,不能者罚酒三升。隆初以不能受罚,既饮,揽笔便作一句云:‘s塾缭厩宄亍!肝剩骸甋塾缡呛挝铮俊鹪唬骸阄猄塾纭!腹唬骸魇*以作蛮语?’隆曰:‘千里投公,始得蛮府参军,那得不作蛮语也?’”〔12〕蜀碧清代彭遵泗著,共四卷。内容是记述张献忠在四川时的事迹,书前有作者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作的自序,说明全书是他根据幼年所闻张献忠遗事及杂采他人的记载而成。〔13〕蜀宾许钦文的笔名。据一九三四年十二月一日鲁迅日记:“晚钦文来,并赠蜀碧一部二本。”

    〔14〕蜀龟鉴清代刘景伯著,共八卷。内容杂录明季遗闻,与蜀碧大致相似。

    〔15〕张献忠(1606—1646)延安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崇祯三年(1630)起义,转战陕西、河南等地。崇祯十七年(1644)入川,在成都建立大西国。清顺治三年(1646)出川途中,在川北盐亭界为清兵所害。旧史书中常有关于他杀人的夸大记载。

    〔16〕孙可望(?—1660)陕西米脂人,张献忠的养子及部将。张败死后,他率部从四川转往贵州、云南。永历五年(1651)他向南明永历帝求封为秦王,后遣兵送永历帝到贵州安隆所(改名为安龙府),自己则驻在贵阳,定朝仪,设官制;最后投降清朝。〔17〕屈大均(1630—1696)字翁山,广东番禺人,明末文学家,清兵入广州前后曾参加抗清活动,失败后一度削发为僧。著有翁山文外、翁山诗外、广东新语等。安龙逸史,清朝禁毁书籍之一,作者署名沧洲渔隐(据禁书总目,又一本署名溪上樵隐),被列入“军机处奉准全毁书”中。一九一六年吴兴刘氏嘉业堂刻本安龙逸史,分上下二卷,题屈大均撰;但内容与残明纪事(不署作者,也是军机处奉准全毁书之一)相同,字句小异。〔18〕景清真宁(今甘肃正宁)人,建文帝(朱允吧)时官御史大夫。据明史景清传载,成祖(朱棣)登位,他佯为归顺,后以谋刺成祖,磔死。他被剥皮事,见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壬午殉难:“八月望日早朝,清绯衣入。朝毕,出御门,清奋跃而前,将犯驾。文皇急命左右收之,得所佩剑。清知志不得遂,乃起植立嫚骂。抉其齿,且抉且骂,含血直*e御袍。乃命剥其皮,草椟之,械系长安门。”

    〔19〕“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语见孟子梁惠王。〔20〕看书的好姿势论语第二十八期(一九三三年十一月一日)载有黄嘉音作的一组画,题为介绍几个读论语的好姿势,共六图,其中之一为“游蛟伏地式”画的是一人伏在地上看书。作者在这里顺笔给以讽刺。

    〔21〕袁中郎(1568—1610)名宏道,字中郎,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明代文学家。他与兄宗道,弟中道,反对文学上的拟古主义,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世称“公安派”当时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公安派”文章,借明人小品以宣扬所谓“闲适”、“性灵”广庄是袁中郎仿庄子文体谈道家思想的作品,并七篇,后收入袁中郎全集。

    〔22〕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运动的重要人物,戊戌政变中牺牲的“六君子”之一。“闭门投辖思张俭”原作“望门投止思张俭”是他被害前所作七绝狱中题壁的第一句。张俭,后汉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灵帝时官东部督邮。后汉书党锢列传载:他的仇家“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闭门投辖”是汉代陈遵好客的故事,见汉书游侠列传。)

    〔23〕秋瑾(1879?—1907)字璇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主要人物之一。一九七年七月,她因筹划起义事泄,被清政府逮捕,十五日(夏历六月初六)被害于绍兴城内轩亭口。陈去病在鉴湖女侠秋瑾传中叙述秋瑾受审时的情形说:“有见之者,谓初终无所供,惟于刑庭书‘秋雨秋风愁杀人’句而已。”

    〔24〕吴兴刘氏嘉业堂我国著名的私人藏书楼,在浙江吴兴南浔镇,藏书达六十万卷,并自行雕版印书,刻有嘉业堂丛书、求恕斋丛书等。创办人刘承干(1882—1963),字贞一,号翰怡,浙江吴兴人。

    〔25〕蔡显(约1697—1767)字笠夫,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清代文字狱档第二辑收有“蔡显闲渔闲闲录案”此案发生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据当时的奏折称:蔡显系雍正时举人,年七十一岁,自号闲渔;所著闲闲录一书,语含诽谤,意多悖逆。后来的结果是蔡显被“斩决”他的儿子“斩监候秋后处决”门人等分别“杖流”及“发伊犁等处充当苦差”闲渔闲闲录,九卷,是一部杂录朝典、时事、诗句的杂记,刘氏嘉业堂刻本于一九一五年印行。〔26〕缺着末笔从唐代开始的一种避讳方法,即在书写或镌刻本朝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时省略最末一笔。刘承干对“儀”字缺末笔,是避清废帝溥仪的讳。

    〔27〕风终幽,雅终召癋诗经计分“国风”、“小雅”、“大雅”、“颂”四类。豳列于“国风”的最后,共七篇。据诗序称:这些都是关于周公“遭变故”、“救乱”、“东征”的诗。召癋是“大雅”的最后一篇,据诗序称:“召癋,凡伯(周大夫)刺幽王大坏也。”

    〔28〕体元表正“体元”见春秋隐公元年:“元年,春,王正月。”晋代杜预注:“凡人君即位,欲其体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也。”据唐代孔颖达疏:“元正实是始长之义,但因名以广之。元者:气之本也,善之长也;人君执大本,长庶物,欲其与元同体,故年称元年。”“表正”见书经仲虺之诰:“表正万邦。”汉代孔安国注:“仪表天下,法正万国。”

    〔29〕关于张献忠之死,史书上的说法不一。据明史张献忠传载:清顺治三年(1646)清肃亲王豪格进兵四川“献忠尽焚成都宫殿庐舍,夷其城,率众出川北,会我大清兵至汉中,至盐亭界,大雾。献忠晓行,猝遇我兵于凤凰坡,中矢坠马,蒲伏积薪下。于是我兵擒献忠出,斩之。”但明史纪事本末张献忠之乱说他是“以病死于蜀中”

    〔30〕“春秋笔法”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丘所修。过去的经学家认为它每用一字,都隐含“褒”“贬”的“微言大义”称为“春秋笔法”

    〔31〕“万物皆备于我矣”孟轲的话。语见孟子尽心。〔32〕东坡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宋代文学家。神宗初年曾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黄州。他要客谈鬼的事,见宋代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卷一:“子瞻在黄州及岭表,每旦起,不招客相与语,则必出而访客。所与游者亦不尽择,各随其人高下,谈谐放荡,不复为畛畦。有不能谈者,则强之使说鬼,或辞无有,则曰‘姑妄言之’,于是闻者无不绝倒,皆尽欢而去。”

    〔33〕铁铉(1366—1402)字鼎石,河南邓州(今邓县)人。明建文帝时任山东参政,燕王朱棣(即后来的永乐帝)起兵夺位,他在济南屡破燕王兵,升兵部尚书。燕王登位后被处死。据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壬午殉难载:“铁铉被执至京陛见,背立庭中,正言不屈,令一顾不可得。割其耳鼻,竟不肯顾遂寸磔之,至死,犹喃喃骂不绝。文皇(永乐)乃令舁大镬至,纳油数斛,熬之,投铉尸,顷刻成煤炭。”

    〔34〕关于铁铉两个女儿入教坊的事,据明代王鏊的震泽纪闻载:“铉有二女,入教坊数月,终不受辱。有铉同官至,二女为诗以献。文皇曰:‘彼终不屈乎?’乃赦出之,皆适士人。”教坊,唐代开始设立的掌管教练女乐的机构。后来封建统治者常把罪犯的妻女罚入教坊,实际上是一种官妓。

    〔35〕“曲终奏雅”语见汉书司马相如传:“扬雄以为靡丽之赋劝百而讽一,犹骋郑卫之声,曲终而奏雅,不已戏乎?”〔36〕永乐的上谕参看本书病后杂谈之余第一节。〔37〕张献忠祭梓潼神文见于蜀碧卷三和蜀龟鉴卷三,原文如下:“咱老子姓张,你也姓张,为甚吓咱老子?咱与你联了宗罢。尚享。”(两书中个别字稍有不同)梓潼神,据明史礼志四,梓潼帝君姓张名亚子,晋时人。

    〔38〕杭世骏(1696—1773)字大宗,浙江仁和(今余杭)人,清代考据家。乾隆时官御史。著有订讹类编、道古堂诗文集等。订讹类编,六卷,又续补二卷,是一部考订古籍真伪异同的书。下面的引文是杭世骏照录钱谦益列朝诗集闰集卷四中的话。据列朝诗集:“其论”作“其语”“好事”作“好事者”〔39〕国朝文纂明代诗文的汇编。据明史艺文志“集类”三“总集类”载:“王栋国朝文纂四十卷”又“张士瀹明文纂五十卷”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