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魔力小说网 www.mlxs.cc,荆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后。典客领着他们,绕过长廊,下阶向北一折,踏上甬道;秦舞阳低着头,只看到甬道是平整的白石所铺砌,极宽,也极长--那是他心中的感觉;因为低着头走了好久、好久还没有走完。

    眼角扫过,甬道两傍是一双一双裹腿的脚;脚傍拄着一段木棍,可以想象到那是卫士执着的戟。忽然,卫士的脚看不到了,却看到荆轲的脚停了下来。

    秦舞阳不由自主也收住了脚步,同时抬眼看了一下。他的身材比荆轲高,视线不受阻挡;放眼一看,怯意如严冬的北风一般,吹袭得他摇摇欲倒。

    他不但从未经历过这样的场面,甚至于他也不能想象有这样的场面。

    然而,秦舞阳实在也看不到什么!目迷于五色,而耳震于他自己的心跳;头上嗡嗡作响,一阵晕眩,一阵清醒;晕眩时想闭上眼,清醒时却又感到数不清的目光如箭,一齐都射在他身上,局促得几乎想转身逃走。

    荆轲却正好相反,他原来就是喜欢表现的人,越是大场面,越受人注视,他的精神越抖搂;同时,他也深切地自感着这是他一生最后一次的表现,生命的发皇,达于极点,因而顾盼自如,比平时显得更加从容,更加有把握。从殿上的秦国群臣的眼光中,他知道自己是如何地受到了赞许和钦佩;这使他内心中浮起如饮醇醪般的感觉;飘飘然地陶醉着,把他身后的秦舞阳忘记掉了。

    等典客取得了殿前执法官员准许上殿的暗示,重新移动脚步,导引向前;荆轲微微垂着眼,作出外臣谦恭的神态,却大致仍能看清殿上的情形,果然是朝服设九宾的大朝仪: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宗正、治粟内史、少府,加上归班的典客,秦国的九卿--九宾都执圭肃立,陪侍秦王,接见燕国使臣。

    荆轲越发沉着敏锐了,一暼之间,便已看清了殿上殿前的地位,他的脚下极有分寸,一步一步慢慢走去,如覆平地样通过石阶,踏上玄墀;刚刚俯身把手中的盒子放下,准备着行觐见大礼,突然听得一声轻喝:“请止步!”

    在如此肃穆郑重的场合,就这一声轻喝,已是合殿皆闻;而荆轲更如听得雷响一般,心头大震;不过他并不急于回过头去,只微微侧耳,凝神静听!

    可是,他马上发觉自己错了!同时,他也完全可以猜想到是怎么回事?此时,秦舞阳最需要他的帮助,哪怕是看他一眼,对他都有莫大的抚慰作用。

    念头还没有转完,行动已经开始,他扭过头去,只见秦舞阳面如白纸,两条腿抖个不住,站在那里望着一名执戟郎中,嘴唇翕动,却听不见他的语声。

    不能再等待了!他看出秦舞阳要支持不住了!但是,他也看准了那执戟郎中,不敢有无礼的举动,大可不必慌张。

    这在这一宽慰之间,他把握住了自己应该采取的态度和应付的要诀--要诀是不当它一回事,当它是个笑话。

    于是,他斜睨着秦舞阳笑着,然后向上顿首,略略提高了声音说道:“小国之臣,兼以年幼,初睹上国威仪,不免战栗惶悚;伏请大王赐以温慰,得免畏怯,俾能完成通诚修好的使命!”

    他那觉得好笑的笑容,和这一番解释,一殿的人,包括秦王嬴政和阶前执戟郎中在内,却都觉得好笑了。这燕国的正使,看见他的副使在如此的盛典中失仪,居然是毫不在乎的劲儿,岂不可笑?

    严刻的嬴政要施以小小的惩罚,不准秦舞阳上殿觐见“取秦舞阳手中的地图,呈上来!”那是嘶哑的豺声,荆轲从未听见过这样难听的声音。

    他有片刻的迷惘,等警觉时,看到执戟郎中已自秦舞阳手中取过了地图匣,双手高捧着,等待有人来接取。对了,他想起来了,秦法:任何警卫的武士,非奉诏不准上殿。这给了自己一个收回地图的好机会。

    于是他伏身后退数步,轻巧地一转身子,站起来伛偻向前,一面朝那捧着地图匣的执戟郎中走去,一面窥看秦舞阳。

    非常奇怪地,秦舞阳的双腿不发抖了,他的紧张消失了,但是晚了!他没有办法再接近嬴政,流血五步的壮举狠着,已经与他无份,因此,他的一双眼睛几已完全失神,他的眼睛表示着自己知道,他的一切,生命、事业、荣誉,一切的一切都已完了!

    这使得荆轲再也不忍心在心中恨他坏了大事,只觉得自己和太子丹都不对,太子丹固然是爱之适足以害之;而自己明知他不能担当大任,迫于太子丹的情面,勉强带了他来,更是缜密筹划的全局中,牵一发动全身的不可原宥的败着!

    一想到此,悔之莫及!荆轲顿觉身子发软,锐气全消,感到孤立无援,失去了控制情势的信心。

    但是,他究竟是强者,不等自己整个崩溃下来,暗暗咬一咬牙,撑持住了。接过地图,慢慢回身,走向原处;就这几步路的功夫,略略恢复了信心,决定了随机应变,格外审慎的方针。

    他把地图匣与首级在玄墀上摆在一起,然后恭恭敬敬地拜了下去:“外臣荆轲,燕国所遣,朝谒大王!”

    “我那故人的近况如何?”

    荆轲知道这是指太子丹而言,既称“故人”尚念旧情;在嬴政来说,已经是罕见的恩宠了,趁这机会,正好交待了过去那一段纠葛。

    于是,他紧接着嬴政的话答道:“燕丹当年思亲心切,潜行回国;咎戾甚重,至今不安。今得输诚修好,伏乞大王不咎既往,则燕丹有生之年,皆是感激之时。”

    嬴政没有说话,却如枭鸟般砾砾大笑,笑停了才说:“我早就把他看透了,想做个硬骨头的人,却是硬不起来。”

    这是何等的轻蔑侮辱?荆轲这才明白太子丹如此切齿痛恨于嬴政,实在也不算过份。莫狂妄!他在心里冷笑:回头让你知道,太子丹不是硬不起来的人!

    “荆轲!”嬴政又说:“秦国的叛贼樊于期,可真的伏诛了?”

    “燕国岂敢欺骗大王!”说着,荆轲把圆盒打开,须眉虬张的一颗樊于期的首级,呈现在秦国君臣面前“大王请看,此是樊某正身!”

    嬴政不置可否,翻着一双白多黑少、凸出眼眶外面的暴眼,看着两傍,然后喊道:“廷尉!”

    九卿班中,应声闪出来一个人,端笏答道:“臣李斯在!”

    “你看看,可是那个老匹夫的脑袋?”

    “容臣仔细验明了回奏。”

    李斯捧着圆盒,走向殿前亮处,左看右看,看完了把圆盒放回原处,尘扬舞蹈地拜了下去:“敬贺大王,巨奸伏诛,国家之福!”

    他话刚完,只见一阵小小的骚动,左右大小群臣,都在原地跪了下来,响亮地高呼:“万岁!”

    “看来燕国未曾欺我!”嬴政问道:“燕国何所求?”

    “燕别无所求,唯愿托庇于大王德威之下,安居乐业。特献督亢膏腴之地,敬备上国屯兵之用。”

    “嗯!”嬴政满意地哼了一声“把地图呈上来!”

    “遵召!”

    捧起地图匣,荆轲茫然无计,心乱如麻。秦舞阳差一点败露行藏的危机,算是已经过去;可是没有秦舞阳作助手,一切的计划都推翻了。这该怎么办呢?

    于是,他只好以从容作为拖延的手段,好在殿大,循规蹈矩地一步一步走到秦王面前,很有一段时间可以考虑。

    但是,越走越近,秦王嬴政所予他的压力也越大,因而脚步从容,内心焦急;特别是看到嬴政的丑陋的形相:一双几乎尽是眼白的暴眼和那尖端钩曲的鹰爪鼻,入眼以后,很难从心头抹掉这个印象,使得他的思维更加不能集中了。

    终于走到了嬴政面前,相隔在五步以内,他再度行礼--放下匣子,双膝屈下,以头着地,静止不动;这称为“稽首”是最尊敬的朝见天子的礼节。

    当额头与冰凉的地面相触时,眼前是一片漆黑;这使得荆轲有刹那的清醒,他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应该接替秦舞阳的位置,因为徐夫人匕首藏在图的末端。

    稽首还是默祷,以头着地,不能伏得太久,一个念头转完,也就该起身了。脸往上一抬,恰好看到蒙嘉站在嬴政右面,这下,他找到了临时的助手。

    打开匣盖上的封泥,取出精裱细绘的督亢的地图,他抬眼看了看蒙嘉,往东面一站,偏着身子,西向躬腰敛手,轻声说道:“拜烦右庶子相助一臂。”说着图轴往前拉开了些。

    “是!”蒙嘉轻声应诺着,随即走了出来,先向秦王行了礼,然后转面向东;荆轲审度着地位,看看还是太远,却不便再向前靠,只好与蒙嘉面对面跪了下来,相互一拜,把地图拉了开来,将前端交与蒙嘉。

    “过来!”嬴政命令“这样子我看不清楚。”

    这真是天从人愿了,荆轲与蒙嘉膝行两步,到了离嬴政伸手可及的位置才停了下来。蒙嘉把住地图前端,稍稍用了些力,荆轲猝不及防,一拉便拉开了小半幅,而蒙嘉的身子已经往后仰了。

    “此图甚长。尊使须得后退,才有展布的余地。”

    一上来便与荆轲的意图格格不入。如果秦舞阳在,而他是蒙嘉的位置,便会将图的前端,徐徐卷起,不叫秦舞阳移动位置,以便于下手。此刻无奈,只好后退两步,与嬴政的距离,可又远了。

    “督亢乃燕国的命脉,燕国以督亢奉献大王,正所以示其臣服于秦,历万世而不变的至诚。”

    “嗯、嗯!”嬴政是十分嘉许的表示;看着荆轲的那双暴睛,格外显得凸出!

    啊呀!坏了,荆轲在心里喊。照原来的计划,他在西面讲解,把嬴政的视线吸引住了,秦舞阳才好出其不意一击而中,这时候嬴政眼睁睁地看着,如何动手!

    这把荆轲急坏了!此时他才真正痛恨秦舞阳太不济事,痛恨太子丹识人不明,更痛恨自己当初不能择善固执。气血浮动,方寸大乱;剩下的一点清明理智,还要放在对秦王的进讲上面,以至于根本无法考虑图穷以后的事了。

    蒙嘉算是弄对了方法,不能再叫荆轲后退;再往后退,指点讲解,诸多不便;他一寸一寸地把图卷了起来。

    而荆轲的心,象是一刀一刀在切割一样;自觉头上嗡嗡作响,有些天旋地转的感觉。

    就在这焦灼、昏瞀、心中无主宰的时候,荆轲突然发现,手中的图快穷了,口中的词也快穷了;但是照那粗壮的卷轴看来,仿佛地图还很长,如果再延伸开去,露出衬裱的空白,那么,这卷轴何以如此粗壮,立刻便成了很大的一个疑问!

    这样想着,他觉得时机已到了异常紧迫的关头,没有什么再可以考虑的了!成败在此一举--先发制人,还有侥幸的可能;后发制于人,必败无疑,而且是澈底的失败,与出乎失败的失败,大不相同!

    风驰电掣般的意念,在他心头一闪而过;生命的潜力,发生作用,陡觉精神一振。他遥指着地图的前端说:“大王请再看此处!”

    等嬴政把头转向蒙嘉那面,荆轲一松卷轴,用右手把嵌藏在轴中的匕首取了出来;身子往上一起一扑,用左手去抓嬴政的衣袖。思量着制住了他的左臂,手中的匕首才可以当胸刺他的要害。

    这一抓倒是把他抓住了,但抓得不是地方!

    君王的礼服称为“端委”讲究的是“端正无杀”用整幅料子裁制,不削不剪,宽大无比,穿在身上,抬肩垂至肘部;以下再接上软滑的丝绢,都是真正的衣袖,规定的尺寸是二尺二寸,除了自肘至腕的尺把以后,还有一尺多垂着。

    荆轲所抓住的,就是这下垂过手的一部份。嬴政突然觉得衣袖牵掣,回头一看,匕首已指向胸前;大惊之下,自然而然地用右手往地上一按,使劲跃起;只听见裂帛似地极清脆好听的一响,他那二尺二寸长的衣袖,自接缝之处断裂,却仍抓在荆轲手中。

    突起不测,殿上群臣,都为眼前的景象吓傻了,一个个眼睁睁地看着,根本就不曾想到该有所作为。殿下执戟的郎中,发现了殿中的巨变,也无不紧张万分,然而他们也只得干着急,因为未奉诏令,不准上殿。

    嬴政那里还想得起召兵相救?事实上荆轲也不容他有喘息说话的机会;一击未成,提着匕首,撵了上来,嬴政急着逃命要紧。

    衣幅委地,又悬着长剑,行动十分不便;幸亏一只衣袖已经裂去,反倒少了个累赘,嬴政左手捞起下摆,右臂推倒屏风,踉踉跄跄地从西面逃了开去。

    他的身子还相当矫捷,吃亏的是身不满五尺,个子太矮,步伐不大,禁不起昂藏七尺的荆轲,两步可抵他三步;看看快要追上,偏偏又为自己垂地的衣服下摆所绊,一跤跌在地上。

    荆轲心头一阵狂喜,脚下一紧,举起匕首,想和身扑了上去;就这时,眼前黑忽忽一块影子飞来,荆轲慢得一慢,肩上被撞击了一下,低头看去,是个细竹篾纺织的提篮--它是侍医无且的药囊;一看秦王危急,直觉地掷向荆轲的。

    就这一掷,救了嬴政一命。最严重的危机过去了,殿上群臣都不自觉地喘了一口大气;嬴政本人,信心和勇气也在这一刻,稍稍恢复了,他就地一滚,爬了起来,想到一个闪避的方法;绕着合抱的铜柱,迂回旋转,一忽儿在左,一忽儿在右,使得荆轲无法捉摸。

    然而他还是不能脱身,也不能稍有松懈。于是他想到反击,也想到了他腰间所悬的利剑。

    一想到剑,嬴政顿有如梦方醒之感,一面自怨糊涂,一面精神突振,左手握住剑鞘,右手伸到剑把上使劲一拔。可是没有能拔得出来!

    王者之剑,长度过于臣僚武士所佩的剑;嬴政个子又矮,臂短剑长,无法出鞘。于是危机又加深了;兵器是“一寸长、一寸强”匕首难以敌剑,而况嬴政的那把剑,必是切金断玉的利器,荆轲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必得在此顷刻间,制嬴政于死命,等他剑一出手,便是大势已去,所以不顾一切地狂追硬赶,把满殿秦臣都看得停住呼吸,一颗心直悬到喉咙口!

    “大王负剑,大王负剑!”殿前有人大喊。

    这一指点,嬴政大喜,用左手使劲把长剑往身后一推;右手伸到背后,找着了剑把,伏腰躬身“刷”地一声,拔出了剑,回身便砍。

    势子来得好急,荆轲只见眼前一条青白色的光影一闪,随即一阵剧痛,同时身子也支持不住了,一歪倒地,左掌揿在自己大腿上,摸了一手的血。

    嬴政只是楞砍一剑,砍完了便跑;荆轲到这里还不肯认输,望着嬴政的背影,将匕首掷了出去,可惜掷得不准。

    徐夫人的匕首,果然不凡!一着光滑的铜柱,未曾滑落,直刺入柱。嬴政正好闪在柱后,探头一望,荆轲斜倚着另一根柱子,左股血流如注,手中空无一物,而脸上却有着自嘲的笑容。

    多少天的准备,多少天的思量,多少人的心血,多少人的期望--活着的太子丹、太子夫人、武平、高渐离;泉下的田光、樊于期、夷姞--一起在这一掷之中,化为青烟。

    荆轲心痛如割,但是,他能够克制。事情到此,他反能冷静考虑;今日一局,还不必认输;要为后人留下重来的余地。如果今天行刺的经过,传了出来,叫人闻而生畏,不敢踏着他的血迹再来,那都是一大失败。

    于是,他睥睨着躲躲闪闪的嬴政笑道:“事之不成,是由于我想效曹沫生劫齐桓的故事。便宜了你,容你再多活几时!”

    嬴政大怒,一跳而出,挥剑向荆轲乱刺,刺到第八剑才歇手,扔下了剑,坐在那里喘气;脸色苍白,好久、好久都说不出话来。

    殿上殿下,都如做了一场噩梦,余悸犹在。在那比较沉着的,想起该为秦王叩贺圧惊,于是以九卿为头,纷纷稽首。

    嬴政失去了平日的阴鸷冷酷。脸上一阵青,一阵白;视线每一转到荆轲伏尸之处,便很快地避了开去,连死去的荆轲,他都不敢去看。

    未得秦王的诏令,不敢退朝;殿上殿下,沉寂如死;淡淡的日影,移入殿中,在这一股凄凉阴暗的气氛中,嬴政开口了“蒙嘉呢?”他那嘶哑的豺声,由于说得太急,倒有些象冬夜的狗哭。

    “臣、臣、臣蒙嘉在!”蒙嘉仿佛得了寒疾,牙齿与四肢,一齐抖个不住。

    “你看见没有?”嬴政翻着白眼问他。

    “臣惊慌莫名!”

    “我不死,只怕不称你的心吧?”

    这一说,蒙嘉“咕咚”一声,吓得昏倒在地上。侍医夏无且,赶紧出班,捡起药囊,赶上来诊视。

    “别理他!要这么死了,是便宜他。”嬴政突然换了一种十分亲切的声音喊道:“无且,你过来!”

    等夏无且诚惶诚恐地走了过去,嬴政破例赐坐,让他面对群臣,坐在身边。他觉得必须要对夏无且说几句奖励的话;可是当要开口时,他沉吟了!他有许多感慨、许多发现、许多的恐惧和警惕!

    满殿群臣,何以只有夏无且一个人来救他?那些人可能是吓傻了,也可能是故意袖手。不管如何,他们都经历了一场考验,事实证明他们都是靠不住的,对他没有深切的感情的;如果视他为君父,有一种伦理上的天性存在,自然而然地会奋不顾身地赴君难。而他们没有!

    心里这样想着,嬴政顿时感到心灰意懒,自己告诉自己,以后要深居简出,要格外加强防卫;要特别对臣下稽察考核,断然消灭那些不忠的人!

    此刻呢?此刻决不能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但不妨透露一句半句,看他们可会觉得惭愧?

    于是,他伸手放在夏无且肩上说:“无且爱我!”

    这是指责秦国的群臣不爱其君。以李斯以次,都明白他这句话的意思,可是没有谁敢,也没有谁想说话。

    “无且!”嬴政转脸问道:“你何所求?”

    夏无且楞了一下,顿首答道:“臣唯愿活人!”

    “值得活的人,才能让他活下去!你看,那个犬豕样的蒙嘉,死有余辜!”

    夏无且唯有再一次顿首,不敢赞一词。

    “无且!你该受上赏。”嬴政又问:“你自己说,你想要什么?”

    “臣无功。”

    “怎说无功?”嬴政大声打断他的话,白眼一翻,叫人害怕。

    夏无且猛然惊觉,救了君王,明明是大功而竟说无功;多疑的嬴政不会想到那是句谦词,万一追究下去,可以罗织入罪,所以吓出一身冷汗。

    还好,嬴政换了副看来比较和蔼的神色“你失言了,无且!”他说“你不会象那些狠心贼子一样,唯愿我死,才觉快意。是不是?”

    “是!”夏无且赶紧响亮地答道:“唯愿大王,长生不老,与天同寿!”

    嬴政点头称许,大声宣布:“夏无且,着先赐黄金二百镒!”

    夏无且自然顿首谢恩。然而他内心是惭愧的!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